产品展厅
|
吐纳麝香(1506-02-1)
- 英文名称:6-ACETYL-1,1,2,4,4,7-HEXAMETHYLTETRALIN
- 品牌:国产
- 产地:湖北
- cas:1506-02-1
- 价格: ¥12/千克
- 发布日期: 2019-12-03
- 更新日期: 2025-11-06
产品详请
| 产地 | 湖北 |
| 品牌 | 国产 |
| 用途 | 工业大生产 |
| 英文名称 | 6-ACETYL-1,1,2,4,4,7-HEXAMETHYLTETRALIN |
| 包装规格 | 25千克/桶 |
| CAS编号 | 1506-02-1 |
| 别名 | 1-(5,6,7,8-四氢-3,5,5,6,8,8,-六甲基-2-萘酚)乙醇;乙酰基六甲基四氢化萘;7-乙醯-1,1,3,4,4,6-六甲四氫萘;合成吐纳麝香 |
| 纯度 | 99% |
| 分子式 | 吐纳麝香 |
吐纳麝香
中文名:吐纳麝香
CAS:1506-02-1
中文别名:1-(5,6,7,8-四氢-3,5,5,6,8,8,-六甲基-2-萘酚)乙醇;乙酰基六甲基四氢化萘;7-乙醯-1,1,3,4,4,6-六甲四氫萘;合成吐纳麝香
英文名:6-ACETYL-1,1,2,4,4,7-HEXAMETHYLTETRALIN
性质:熔点;52-57℃
用途:用途吐纳麝香为万山麝香的异构体,继粉檀麝香后的四氢化萘系的麝香之一,为一种好的定香剂。。已广泛用于香皂和洗涤用品的香精中,在浴用油性香精香浴也很适用,最*高用量可超过10%。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麝香酮
中文名:麝香酮
CAS:541-91-3
中文别名:MUSCONE麝香酮;3-甲基环戊癸酮;麝香酮(分析标准品);3-甲基环十五酮;3-甲基环十二酮;3-甲基环十五(烷)酮;3-甲基環十五烷酮;2,6-二甲-3,5-二硝-4-三級丁基苯乙酮
英文名:Muscone
性质:熔点;-15°C(lit.) 沸点;95°C/0.1mmHg(lit.) 密度;0.9221 折射率;1.4770 to 1.4810 RTECS号 GY0950000 FEMA;3434 | 3-METHYL-1-CYCLOPENTADECANONE 储存条件;-20°C 最.*大波长(λmax) 285nm(EtOH)(lit.) Merck;14,6313 CAS 数据库 541-91-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yclopentadecanone, 3-methyl-(541-91-3) EPA化学物质信息 Cyclopentadecanone, 3-methyl-(541-91-3)
用途:背景介绍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香料。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概述麝香酮,学名3-甲基环十五烷酮,天然产的左旋体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麝香气味。相对密度0.862。(17/4℃),熔点-19℃,沸点15℃(12×133.322Pa),折光率1.4776(17℃)。天然麝香酮是从鹿科动物林麝MosochusBersxoxskiiFleror或原麝Mo-Schumoschiferus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经蒸馏提取得到的活性成分之一。合成的外消旋体是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1906年Walavm发现在天然麝香中含有2%左右。1926年Ruzicka确定结构为3-甲基环十五酮。制法是用十二碳三烯镍的络合物先与丙二烯反应,变为一个增加了三个碳原子的新络合物,然后将它和三级丁基异腈反应,生成十五员环的亚胺,再经水解还原,即得外消旋麝香酮,产率为40%。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脏有兴奋作用,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及抗炎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癜风等。本品国内已合成生产。人工合成品的药理作用,经试验与天然麝香酮相似。性状白色或无色而无光泽的结晶,熔化后呈无色粘稠液体;具有甜而柔和的麝香香气,极持久有力;熔点33℃,沸点130℃/66.6Pa,115~119℃/40Pa,相对密度d4170.9214;折光率nD171.4809;旋光率-3°~10.6°(合成品为消旋性);溶于乙醇和油类,几乎不溶于水。药理作用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及抗炎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癜风等。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
中文名: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
CAS:105-95-3
中文别名: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巴西基酸乙搅酯;麝香T;十三碳二酸乙二醇酯;十三烷二酸乙撑酯;麝香-T;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巴西酸亚乙酯
英文名:Ethylene brassylate
性质:沸点;138-142℃1 mm Hg(lit.) 密度;1.042 g/mL at 25℃(lit.) 折射率 n20/D 1.47(lit.) FEMA;3543 | ETHYLENE BRASSYLATE 闪点;200 °F CAS 数据库 105-95-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Ethylene brassylate(105-95-3) EPA化学物质信息 1,4-Dioxacycloheptadecane- 5,17-dione(105-95-3)
用途:含量分析按酯测定法(OT-18-1)测定,试样量取1.1g,当量因子(e)为67.59。或按气相色谱法(GT-10-4)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毒性GRAS(FEMA;FDA,§172.515,2000)。使用限量FEMA(mg/kg):焙烤食品、冷冻乳品、软糖、明胶和布丁、无醇饮料,均2.0。适度为限(FDA,§172.515,2000)。化学性质;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粉香、甜的花香和甜的麝香似香气。沸点138~142℃(133Pa)。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未见于自然界。用途;食用香料。用于香荚兰、肉桂、樱桃、热带水果(微量)等中。用途;本品是香料的有效保香剂,用于肥皂、花露水、洗涤剂等。用途;用作植物花香的定香剂和增效剂生产方法;将十三烷二酸与乙二醇加热至200℃以上,变成环状的聚酯。加入催化剂,在0.133千帕减压加热至270℃以上,即蒸馏出大环单体。生产方法;由αω-十三碳二酸与乙二醇缩合成聚酯,再催化解聚而得。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类似品种:
吐纳麝香 1506-02-1
吐纳麝香 21145-77-7
5-乙酰基-1,1,2,3,3,6-六甲基-1,2-二氢化茚 15323-35-0
1,3,4,6,7,8-六氢-4,6,6,7,8,8-六甲基-环戊并[G]-2-苯并吡喃
萨利麝香 13171-00-1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73507-41-2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83-66-9
西藏麝香 145-39-1
酮麝香 81-14-1
中文名:吐纳麝香
CAS:1506-02-1
中文别名:1-(5,6,7,8-四氢-3,5,5,6,8,8,-六甲基-2-萘酚)乙醇;乙酰基六甲基四氢化萘;7-乙醯-1,1,3,4,4,6-六甲四氫萘;合成吐纳麝香
英文名:6-ACETYL-1,1,2,4,4,7-HEXAMETHYLTETRALIN
性质:熔点;52-57℃
用途:用途吐纳麝香为万山麝香的异构体,继粉檀麝香后的四氢化萘系的麝香之一,为一种好的定香剂。。已广泛用于香皂和洗涤用品的香精中,在浴用油性香精香浴也很适用,最*高用量可超过10%。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麝香酮
中文名:麝香酮
CAS:541-91-3
中文别名:MUSCONE麝香酮;3-甲基环戊癸酮;麝香酮(分析标准品);3-甲基环十五酮;3-甲基环十二酮;3-甲基环十五(烷)酮;3-甲基環十五烷酮;2,6-二甲-3,5-二硝-4-三級丁基苯乙酮
英文名:Muscone
性质:熔点;-15°C(lit.) 沸点;95°C/0.1mmHg(lit.) 密度;0.9221 折射率;1.4770 to 1.4810 RTECS号 GY0950000 FEMA;3434 | 3-METHYL-1-CYCLOPENTADECANONE 储存条件;-20°C 最.*大波长(λmax) 285nm(EtOH)(lit.) Merck;14,6313 CAS 数据库 541-91-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yclopentadecanone, 3-methyl-(541-91-3) EPA化学物质信息 Cyclopentadecanone, 3-methyl-(541-91-3)
用途:背景介绍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香料。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概述麝香酮,学名3-甲基环十五烷酮,天然产的左旋体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麝香气味。相对密度0.862。(17/4℃),熔点-19℃,沸点15℃(12×133.322Pa),折光率1.4776(17℃)。天然麝香酮是从鹿科动物林麝MosochusBersxoxskiiFleror或原麝Mo-Schumoschiferus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经蒸馏提取得到的活性成分之一。合成的外消旋体是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1906年Walavm发现在天然麝香中含有2%左右。1926年Ruzicka确定结构为3-甲基环十五酮。制法是用十二碳三烯镍的络合物先与丙二烯反应,变为一个增加了三个碳原子的新络合物,然后将它和三级丁基异腈反应,生成十五员环的亚胺,再经水解还原,即得外消旋麝香酮,产率为40%。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脏有兴奋作用,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及抗炎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癜风等。本品国内已合成生产。人工合成品的药理作用,经试验与天然麝香酮相似。性状白色或无色而无光泽的结晶,熔化后呈无色粘稠液体;具有甜而柔和的麝香香气,极持久有力;熔点33℃,沸点130℃/66.6Pa,115~119℃/40Pa,相对密度d4170.9214;折光率nD171.4809;旋光率-3°~10.6°(合成品为消旋性);溶于乙醇和油类,几乎不溶于水。药理作用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及抗炎作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白癜风等。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
中文名: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
CAS:105-95-3
中文别名:1,4-二氧杂环十七烷-5,17-二酮;巴西基酸乙搅酯;麝香T;十三碳二酸乙二醇酯;十三烷二酸乙撑酯;麝香-T;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巴西酸亚乙酯
英文名:Ethylene brassylate
性质:沸点;138-142℃1 mm Hg(lit.) 密度;1.042 g/mL at 25℃(lit.) 折射率 n20/D 1.47(lit.) FEMA;3543 | ETHYLENE BRASSYLATE 闪点;200 °F CAS 数据库 105-95-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Ethylene brassylate(105-95-3) EPA化学物质信息 1,4-Dioxacycloheptadecane- 5,17-dione(105-95-3)
用途:含量分析按酯测定法(OT-18-1)测定,试样量取1.1g,当量因子(e)为67.59。或按气相色谱法(GT-10-4)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毒性GRAS(FEMA;FDA,§172.515,2000)。使用限量FEMA(mg/kg):焙烤食品、冷冻乳品、软糖、明胶和布丁、无醇饮料,均2.0。适度为限(FDA,§172.515,2000)。化学性质;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粉香、甜的花香和甜的麝香似香气。沸点138~142℃(133Pa)。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未见于自然界。用途;食用香料。用于香荚兰、肉桂、樱桃、热带水果(微量)等中。用途;本品是香料的有效保香剂,用于肥皂、花露水、洗涤剂等。用途;用作植物花香的定香剂和增效剂生产方法;将十三烷二酸与乙二醇加热至200℃以上,变成环状的聚酯。加入催化剂,在0.133千帕减压加热至270℃以上,即蒸馏出大环单体。生产方法;由αω-十三碳二酸与乙二醇缩合成聚酯,再催化解聚而得。
产品类别:麝香和大环类香料
类似品种:
吐纳麝香 1506-02-1
吐纳麝香 21145-77-7
5-乙酰基-1,1,2,3,3,6-六甲基-1,2-二氢化茚 15323-35-0
1,3,4,6,7,8-六氢-4,6,6,7,8,8-六甲基-环戊并[G]-2-苯并吡喃
萨利麝香 13171-00-1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73507-41-2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83-66-9
西藏麝香 145-39-1
酮麝香 81-14-1




